找到相关内容117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支谦与吴国的佛教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七

    ,汉灵帝时(公元168一189年),带领数百人归顺中国。所以支谦是在中国出生的。他十岁,与他同学的人,无不佩服其聪明。十三岁即学会了西域各国的六种语文,曾从支谶的弟子支亮受佛法。他博览群籍,知识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652334.html
  • 禅之于: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

    《金刚经》专为众生说法,而又教人离相。古人是听佛说法也。识得秦汉晋唐之妙,会以自己性灵,是处处离相,成佛道因由。”③ 所谓“离相”,就是不可执著于成法,不为成法所拘,要能与自己心源互证。   当然...是以“渐修”为基础的。《宣和书谱·草书七》称赞释光说:“昔智永四十载不下经阁,世号铁门限;怀素观夏云随风顿悟笔法,彼皆不以外物撄拂其心,遂能造妙。观光墨迹,笔势遒健,虽未足以与智永、怀素方驾,然亦...

    李逸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65370039.html
  • 刘一闻:弘一法师的书法

    本人来说,也是用功最勤倾心最久的一门,愈到后来,愈称化境。   和大多数书道中人相似,弘一自17岁追随津沽名家唐静岩正式习字之始,直至他迥与人异的书法风貌的最终建立,一般都经历“先篆隶后楷行”的过程,然关键却在乎书者于此道的原本悟性和取舍能力。   李叔同的小楷书幼时便出类拔萃,在天津轶仁书院念新学时,已有“李双行”(在小字格内书写双行字)的美称。之后师从唐静岩时,的也是篆书和隶书。...

    刘一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3078439.html
  • 不立文字

    也问他们,祖师都说禅是不可言传的,你们却出了那么多的禅,不是违背了“不可言传”的说法了吧!他们说,禅宗刚开始是“不立文字”呀,可是后来又要“不离文字”了,还是离不开文字。文字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...

    常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1583162.html
  • 响堂山刻经背景及重要价值

    无论对研究佛教史、佛经刊刻史、书法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清人康有为在《广艺舟双楫》一中说:“南北朝之碑,无体不备。唐人名家皆从此出,得其本也”,体现出了北碑的魅力。康有为又进一步为之人开列出了...缣缃有坏,简策非久,金碟难求,皮纸易灭……山从水火,此方无坏”(《唐邕写经碑》),其根本目的是“金石难灭,托以高山,永留不绝”(引铁山石颂),唐邕并立誓:“……发七处之印,开七宝之函。访莲花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43986653.html
  • 禅与书法

    ,书名甚重于江南,从学者相矜以包派,余以横平竖直四字绳之……”“横平竖直”应是蒙习字时老师的要求,为何大名鼎鼎的书法家,几十年后仍以“横平竖直”四字自绳呢?这看似平淡的四字,实则蕴含深刻的禅...是什么内核,也只能用道明和尚的一句话: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来解答。   禅最大的贡献是将复杂的东西、奥涩的问题简单化、朴素化。这种朴素的观念与上很多观点相通的。“既雕既琢,复归于朴”是...

    谢宏治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693821.html
  • 浅析隋唐书法与禅宗的关系

    购募殆尽”,设立弘文馆,命欧阳询、虞世南等教授书法,诏令五品以上官员就馆。唐朝的国学分为六科,为第五科,还设“博士”的职位。朝廷铨用人才之法,第三种即为“”。在太宗的大力崇扬之下,其后诸位皇帝也非常爱好书法。朝廷设立了崇文馆、修文馆、集贤院等机构,还把当时的著名文人搜罗来宴饮赋诗,厚加赏赐。“上好下甚,风偃化移”,蔚然成风,影响无远弗届,甚至连远离尘俗的佛门也是书者众。隋唐书僧...

    李旭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4760940.html
  •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

    释迦牟尼佛才能在跨越时空与各种技艺的形式上作彻悟,但这种彻悟,又是不可言传、只能心会的,这便是禅家标榜心宗的根本原因。   王羲之,自幼颖悟而讷於言,七岁,十一岁即於其父枕中窃看前代名书法家笔法。经...临池,池水尽黑,“使寡人耽之若是,未必後之也。”精诚专注,金石为开,一个书法家既有颖悟的天资,又有专注一境的艺术探索,自然是会悟到书惮的至理。   其次,两晋时期,玄风正盛,初传东土的佛教比附於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893828.html
  • “以书通禅如梦觉”——浅论饶宗颐的禅意书风

    恰恰是两者兼备,得天独厚。  饶公自幼临池习书,其过程,一波三折,值得玩味。在一篇《自书经过》的文章中,他曾有一番“夫子自道”:  “余髫龄习书,从大字麻姑仙坛入手,父执蔡梦香先生,命参魏碑。...桥梁。近百年来地不爱宝,简册真迹,能发人神智。清世以碑帖为二,应合此为三,已成鼎足之局。治书学者,可不措意乎?以上五种皆为日课,合为一辑,之体态繁赜,须事临摹,以增益多师,而骨力必由己出。”  ...

    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664220.html
  • 僧人书法家的成就

    古代的蒙童识字课本,智永所的《千字文》用笔藏头护尾,一波三折,刚柔相济,含蓄而有韵律,字体规整,结构匀称,疏密合体,有“二王”遗风。清代何绍基评其曰:“笔笔从空中来,从空中住,虽屋漏痕,犹不足喻也。”智永在永欣寺40年。40年间,他精心临摹了《千字文》800本,分赠江南各寺。他写完800本《千字文》时,已是八十多岁了,所用秃的笔头整整装了10瓮。此外智永在研究书法的基本笔法“永字八法”上也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4956098.html